留意腸道老化警訊!日常五招顧好腸道健康

留意腸道老化警訊 日常五招顧好腸道健康

腸道不只影響著我們的情緒,也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。尤其在疫情升溫期間,更要留意自己的腸道是否健康。一般來說像是胃食道逆流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口臭、皮膚粗糙、長痘痘等,都是腸道老化的警訊,想要顧好腸道健康,養成腸道好菌,腸胃科醫師建議可以從以下五個日常飲食習慣開始做起。

一、少量多餐,勿暴飲暴食

建議餐與餐之間隔四個小時以上,若一直吃,容易造成腸道不適。吃太快會導致腸道在消化過程中,必須耗費較多的時間以及消化腺液,將大分子的食物變成小分子。當食物滯留在腸道變長,也就導致消化不良。

二、補充多元益生菌

現代人因為生活忙碌,常常匆忙的亂吃一通,覺得肚子不餓就好,但很多人都忽略了,吃進肚子的營養足夠與否,對腸道的菌叢分布有極大影響,這也是為甚麼現在益生菌總是特別提到「使菌相平衡」。補充益生菌有助於調整體質、幫助腸道菌叢維持最佳平衡狀態,好菌強勢可以抵抗壞菌,排除腸道累積廢物,打造健康的菌叢生態。

三、多補充水份和纖維

足夠的水份和膳食纖維可清除腸道不好的物質,加速腸道蠕動,把將小腸的物質帶往大腸最後以糞便排出。像是高麗菜、小黃瓜、燕麥都是很好的天然膳食纖維。

四、少吃加工食品,多運動

加工食品為了要久放,通常會大量添加糖與鹽能幫助保存食物,加上脂肪更形美味,很容易一不小心落入高糖、高鹽、高脂肪的陷阱。而像是低卡汽水、無糖飲料等含人工甜味劑的食物,這些都有可能會傷害消化系統內的菌叢生態。在運動方面,應每周運動150分鐘,若沒辦法的話,盡量能每天在家中做一些簡單的運動,例如:可透過高強度的間歇運動(HIIT),或是簡單做些核心運動,出去散個步都好,每天動一動,腸道才會健康。

五、定時腸道檢查

除了日常習慣的養成之外,想要更有效的代謝腸道廢物、提升腸道健康,建議透過健康檢查的抽血檢測、及下消化道內視鏡全面檢視腸道健康狀況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